文明是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社會發展形成了特定的文明。從歷史上看,現代文明就是和現代社會發展或現代化相生相隨的?,F代化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現代文明興起和演進的過程。
這兩個過程是內在結合在一起的?,F代化作為一種世界大潮,是伴隨現代文明的興起而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是現代文明的集中體現,現代化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都內含著現代文明,是現代文明的具體展現。而現代文明之所以能夠興起與發展,又是近代以來出現的現代化引發和推動的?,F代文明所確立的各種思想觀念、價值文化,并不是純粹觀念自身發展的產物,而是由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和具體運作所決定的?,F代文明是現代化發展的產物?,F代文明與現代化就是這樣相互交織、融為一體,在互動中發展的。研究現代文明,自然需要立足現代化、關注現代化。
今天研究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同樣離不開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提出,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邏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堅實的文明支撐。尤其是伴隨著現代化的深入發展,文化與文明的問題更加突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是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而中國式現代化又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深厚現實土壤和巨大推動力量,使中華文明真正煥發出生機活力。這樣的雙向互動,確實使“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關鍵是實現“兩個結合”。從史實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歷程大致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啟的。正是在艱難的摸索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改變了中國的落后面貌,開創出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F在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同樣必須結合新的實際,繼續深入推進“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之所以要突出“第二個結合”,不是說第一個結合中的“中國具體實際”不包含文化因素,而是重在強調“第二個結合”有其獨特的內涵與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由于今天中國的具體實際發生了深刻變化,現代化的發展日益突出文化與文明問題,因而要加強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客觀上要求加強“第二個結合”。因此,“第二個結合”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歷史語境,它是針對今天中國發展的現實,將其作為重要目標任務凸顯出來,并將其主題化的。
對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第二個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作過很多深刻論述。從其所論述的方法論來看,重要的是正確把握好這樣幾個關系問題。
“激活”與“充實”的關系
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寶庫,內蘊著深厚的寶貴資源和優秀因子,這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財富。但是,這些資源和因子因其時代和環境的間隔,不會自然而然地成為現代文明因素。這就客觀上需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激活”,使其不再僅僅成為考古和文獻研究的對象,而是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這樣的“激活”,不僅使馬克思主義與這些資源和因子能夠有效對接,而且可以將這些資源和因子拉回到現實生活,使其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因素。“激活”意味著開掘,這就是要對相關資源、因子進行深入研究、辨析,將其文化精華加以提煉、概括,以形成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文化成果一旦形成,便可“注入”馬克思主義,其結果是“充實”馬克思主義。因為這樣的“注入”,使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得到更為有效貫通,使馬克思主義獲得了豐厚的中華智慧滋養,從而聚變為新的理論優勢,增強了巨大理論力量。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新的認識成果的形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內容也會不斷調整、完善,最后不斷得到“充實”。當然,“激活”后的成果,同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一種充實,因為經由馬克思主義的“激活”與“注入”,已經賦予原有資源與因子以新的內容,因而是一種新的充實與發展。
“激活”的方式,重要的是突出問題。這就要緊扣時代主題,聚焦現實問題,用現實問題及其解答“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資源與優秀因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對于一些重要現實問題,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怎么看待、解決的,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堅持和維護的,又有哪些是必須防范和避免的,由此給現代化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和智慧啟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在回應各種現實問題中彰顯其價值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恰恰是在回應、解決各種現實問題中實現有機結合的。
“契合”與“結合”的關系
“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來源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但彼此又存在著高度的契合性。正是這種契合性,包含著結合的可能性。但是,從彼此契合到有機結合,必須經過一個中介環節,即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傳統文明中,確實存在著許多與現代文明相近的話語、箴言、觀念等,但在其具體內容和精神實質上又不能等量齊觀。如古代的民本思想論述很多、資源頗豐,先秦時期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貴君輕”等之說,唐太宗李世民也總結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等。應當承認,這些觀點明確顯示了對民的關注,體現了對民的尊重,具有愛民、親民的道德情懷,因而有其重要的人文價值。但是,嚴格說來,這些觀點真正關注的重點是“舟”而不是“水”,是君而不是民。這與我們今天講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有質的區別。因此,需要對這些觀點加以辨別,加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民本思想真正變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變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契合變為真正的結合。
對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應當予以合理的理解和把握。創造性轉化,主要是實現中華文化的現代轉換。實現現代轉換,重要的是使傳統文化面向現代、面向世界?,F代文化本質上是開放性的、具有世界文明性質的文化,文化的現代性與世界性是內在一致的?,F代文化是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質的基礎上,使文化傳統與時代發展相銜接,并充分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加以改造和整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這樣,文化的縱向轉換是以橫向轉換為中介的。創新性發展,就是要正確處理好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文化建設與發展,無疑離不開文化的傳承,但任何文化傳承都不會是對原有文化的簡單延續或回復,而是包含對原有文化的創新。只有創新,才能使原有文化得到更好傳承與發展。
“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意味著,結合實質上是融合。在這樣的融合中,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難劃出嚴格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形成的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不僅屬于馬克思主義,而且屬于中華文化。融合的結果,便是形成一個新的文化生命體。在這樣的文化生命體中,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互相成就,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正是以這樣一種新的文化生命體作為精神支撐的,而這種新的文化生命體也正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根”與“魂”的關系
在“第二個結合”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是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根脈。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實現“第二個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基礎和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創新必須講新話,但不能丟了老祖宗,數典忘祖就等于割斷了魂脈和根脈,最終會犯失去魂脈和根脈的顛覆性錯誤。”魂脈和根脈是內在相通的。之所以相通,重要的一點,就在于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其理論特點上是相通的,都是關于人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內容非常豐富,論域也非常廣泛,但主題就是一個: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理想追求和最高價值目標,因而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人的解放的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主要是突出人的問題,重點從倫理、道德維度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和諧發展,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民為邦本、為政以德,九州共貫、多元一體,修齊治平、興亡有責,厚德載物、明德弘道,富民厚生、義利兼顧,天人合一、萬物并育,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兩用中、守中致和,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文明的內在價值追求。由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這樣的共同特點,所以能夠彼此相通。比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與共產主義的信念追求相通,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與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相融,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擔當與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相合。另外,在看待人的方法上,二者也有共同性。馬克思主義從社會關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國天下之中,都反對把人看作孤立的個人。這些相通之處,就是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貫通的通道。
正由于魂脈與根脈內在相通,所以經過貫通,可以“一脈相通”。“一脈相通”就意味著兩種脈不是各自孤立地跳動,而是道通為一、融為一體。其結果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因此,在“第二個結合”中,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這是“結合”的必然要求。
“根”與“魂”貫通于“體”。這個體就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既不能丟棄了魂,也不能失去了根。丟棄了魂,就無方向引領;失去了根,就無土壤根基。加強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必須鑄好魂、培好根。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博雅講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