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人口不到100萬的湖北省黃梅縣,竟擁有黃梅戲、黃梅挑花、禪宗祖師傳說、岳家拳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現在總共才有155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記者們很是驚訝。
“您這邊有沒有了解這4項非遺的專家,可以給我們介紹?”在黃梅縣博物館,記者看著4項非遺相關的展品,咨詢講解員。
“不用特意去找專家,在我們這兒,4項非遺人人都知道,處處都能看到。”講解員洪林玉也是黃梅本地人,她自信地說。
“滿城皆是戲中人”
洪林玉的話很快就得到了驗證。
4月12日下午,朱錦霞像往常一樣提前到了演出現場。她選好合適位置,準備好充電器,調試手機,準備直播。
從去年9月以來,這是她第75次直播湖北黃梅戲藝術劇院的演出,賬號積累了4萬多名粉絲,“黃梅戲是一旦你接觸,就會愛上的東西”。
朱錦霞介紹起黃梅戲如數家珍。“黃梅戲原來也叫采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它就是發源于湖北黃梅,傳唱度很高,不止當地人喜歡,在世界各地都有戲迷。把黃梅戲傳承下去,也是我當初做直播的初衷。”
湖北黃梅戲藝術劇院于1955年正式建團,脫胎于1949年當地的一個戲劇班。去年這家劇院升了格,成為省級院團。
“在我們這兒,只要是黃梅戲演出,人都不會少。”黃梅戲藝術劇院院長余文新介紹說,每到年后,他都不敢在劇院里呆著。“各村各鎮的人都來找,希望能把戲送過去,往往到了一個村,說是演三場,一演就要演上五六場才能被‘放過’。”余文新說的時候分明有點小驕傲,“有一位青島戲迷為了看春節大戲,大年三十從家坐火車特地來黃梅看戲,一直到初七才回家,初八上班。”
“好!”黃梅縣余家村的戲一曲結束,掌聲此起彼伏。“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3歲的囡囡在奶奶懷里也跟著唱起來,小手還跟著臺上的演員比劃著,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臺上的周洪年9歲開始學唱黃梅戲,15歲考上黃梅戲藝術劇院,到現在已經唱了50多年戲,是黃梅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兒子小時候,我和他說要是以后學唱戲就打折他的腿。”記者感到很奇怪,唱黃梅戲唱成“頂流”的周洪年怎么會有如此想法。
“學戲難,就算是學成了,成了角兒,靠唱戲養家糊口也太辛苦了。”說起年輕時候吃過的苦,周洪年依然歷歷在目。
可偏偏天意弄人,兒子周信德一心要學戲,“一開始我堅決不同意”。周洪年說,放狠話沒用,好言相勸也不行,只好隨兒子去了。
“沒想到他不僅自己學了黃梅戲,還帶回來一個唱黃梅戲的兒媳婦。”周洪年說起這段往事,無奈地搖了搖頭,可是臉上流露的笑意滿是自豪。1995年出生的兒子周信德,已經是黃梅戲的縣級非遺傳承人了。“現在不一樣了,不愁吃不愁穿,孩子干自己熱愛的事,干勁兒足得很。”
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周洪年一家跟黃梅戲的緣分也延續了下來?,F在,周家3歲的小孫子已經可以把幾出經典的黃梅戲整段唱下來了。兒媳劉丹說:“小朋友已經成了當地的小名人,有時候帶他上街,街坊鄰居看見了就會讓他來一段。”
當被問及對未來的期待,周洪年說:“我這輩子拿過很多獎,但還沒拿過梅花獎,如果以后家里人能拿到這個獎就好了。”說這話時,他的目光沒離開過孫子。
“黃梅有女皆挑花”
“刺繡重刺,挑花重挑。黃梅挑花最早是農家姑娘們用針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挑制的圖案,用來作頭巾、衣邊或門簾等。”黃梅挑花非遺傳承人洪利拿起手邊一幅完成了一半的《女駙馬》,熟稔地為大家介紹。
早在2006年,黃梅挑花就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雖說“黃梅有女皆挑花”,在黃梅本地也很少有人專門將挑花作為職業。
“知道我辭職做挑花后,我媽一天打電話罵我三次。”洪利邊笑邊說。
家人的反應不難理解。在辭職之前,洪利是互聯網大廠的員工,在深圳已經工作了7年,月薪六七萬元。
她的辭職用“一眼萬年”形容似乎都不足夠,一次出差去上海,偶然看到了法式刺繡的展覽,“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當時,香奈兒旗下的一家刺繡工坊恰好在招生,全日制學習3個月,學費4萬元,“我一秒鐘都沒猶豫地交了錢”,說起那個看起來像是被沖昏頭腦的決定,洪利滿臉坦然。就是那段經歷為她后來創新黃梅挑花技法寫下了前序。
相比于看上去奢華的法式刺繡,黃梅挑花顯得更加樸素,似乎也和“高級感”不搭。但學了3個月法式刺繡就被破格留在工坊任教的洪利卻越發覺得,黃梅挑花里蘊含的中式美學一樣可以躋身高端市場。
資料少,又難找,洪利只能自己琢磨。“剛學的時候,為了弄清楚一個走線,熬到凌晨四五點是常事,但我沒覺得累。”洪利的語氣里充滿感慨。
找民間高手學藝,也不是件簡單的事。為了找到她們,洪利想了各種辦法。“為了學挑花,我就跟她們一起到田里。等她們有空了,再問上幾句。”
“很長一段時間,根本沒掙到錢,甚至投入的積蓄也沒掙回來。”盡管如此,洪利也沒想過放棄,她堅信黃梅挑花有獨特的價值,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洪利突破了挑花技法上的瓶頸,弄明白了挑花的一個重要技法——“鎖編花”。時隔3年,當時的情景,洪利仍然記得很清楚,“那是凌晨4點,挑花的時候突然就覺得手、布、線合成了一體,那種感覺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心手合一’吧”。
“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用沈從文這句話來形容洪利和黃梅挑花之間的緣分,恰到好處。“我真的很幸運”,這句話洪利說了好幾次。
如今,洪利的手工坊已經培訓了2000多位學挑花的學生?;剡^頭看,從開始接觸刺繡到成為黃梅挑花的傳承人,洪利只用了5年。
名聲越來越大,洪利接到的參展邀請也越來越多,她的作品被選送參加第九屆全國非遺聯展。去年,她還參加了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帶去的挑花作品售罄。洪利說,今年她們還計劃出國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