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錦程(湖南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
建設“無廢城市”與發展新質生產力,均強調擺脫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生產方式,將兩者融合,可同時提高生產力水平和環境績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綜合管理已進入攻堅期,在“無廢城市”建設領域仍有一些瓶頸性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固體廢物歷史堆存量大,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煤矸石、赤泥、磷石膏、鋼渣等大宗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率仍在低位徘徊,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工業廢鹽等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長期不足。一些低價值工業固體廢物除填埋外,尚無其他有效處置方式。二是現有固體廢物回收網絡還不夠完善,廢舊物資“循環梗阻”與“真空地帶”并存,地區間和部門間信息共享存在堵點和斷點,尚未形成全品類固體廢物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體系。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對高水平建設“無廢城市”的積極性不高、緊迫感不夠,與“無廢城市”建設緊密相關的資源再生產業仍然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以資源再生產業為代表的靜脈產業與動脈產業的融合程度不深。
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無廢城市”建設體制機制,能夠有效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變革與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以“無廢城市”建設為總抓手,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
以“無廢城市”建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核心,錨定“聚焦源頭減量,促進資源全量化、高值化、綠色化循環利用”的發展定位,縱深推進央地項目合作,加快固體廢物利用處置領域綠色低碳“卡脖子”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特別是進一步提升煤矸石、赤泥、磷石膏、鋼渣等大宗固體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水平,實現固體廢物精細回收、高值利用與清潔再生。
充分發揮標準的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全面推進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資源再生等方面的產品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人才培養標準的制定,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提供支撐。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建立健全功能完備、信息全面、服務到位的固體廢物監管信息系統,梳理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領域的物質流、能源流、信息流、資金流,推進全品類固體廢物得到閉環監管和智慧治理,降低固體廢物社會管理綜合成本。
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全產業鏈“無廢化”水平
增強固體廢物處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發展一批與“無廢城市”建設配套的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強化退役風機葉片、報廢光伏組件、退役車用動力電池等清潔能源產業新興固體廢物以及數據中心、通信基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前瞻性布局。
依托我國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提升節能環保領域對外開放水平,積極擴大先進固體廢物環境治理技術與設備進口,培育壯大固體廢物綜合管理環境服務貿易。激勵固體廢物回收處理企業加快數智化、高效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廣泛應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型生產工具,穩步推進固體廢物處理行業“上云用數賦智”行動,顯著提升企業“綠色生產力”。
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持續健全“無廢城市”建設政策工具箱
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大型利廢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生態環保企業,鼓勵現有的大型戰略性環保產業集團間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創新運用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著力發展可持續投融資,打造“無廢傳統產業”“無廢新興產業”“無廢未來產業”集群,完善配套綠色供應鏈和廢棄產品逆向回收體系。完善資源再生產品的碳足跡核算和標識制度,做好與現有碳排放核查系統的信息互聯互通,探索通過“碳定價”政策提升資源再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堅持人才先行,打造“無廢城市”建設新型勞動者隊伍
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增強參與“無廢城市”建設的人才實力、人才引力、人才效力和人才活力。樹立學科交叉、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觀念,實施人才梯隊、科研條件、管理機制等配套服務政策,培育“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型、創新型、知識型人才,以及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技能型、應用型、工程型人才,不斷增強人才的適配性。
強化“無廢城市”建設戰略咨詢,打造新時代固體廢物環境綜合管理高端人才庫和智囊團,重視相關領域產業情報搜集工作,持續追蹤國內外“無廢城市”建設的前沿信息、新興技術、有益經驗,不斷提高“無廢城市”建設科學決策能力和創新體系效能。